双端面磨床砂轮凹心原因
发布日期:2025-04-28
由于磨削出的产品精度高,生产效率高,
双端面磨床在汽摩、轴承、磁性材料等诸多行业上被广泛应用。
双端面磨床砂轮出现凹心(即砂轮端面中间凹陷)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:
一、冷却液供给不足或分布不均:
双端面磨床冷却液无法充分渗透至砂轮与工件接触区时,摩擦热无法及时导出,导致局部温度过高。高温不仅加速磨粒钝化,还可能引发砂轮基体热变形,进一步恶化凹心问题。
二、砂轮线速度差异导致的不均匀磨损:
双端面磨床砂轮在旋转过程中,其外缘线速度显著高于中间区域。由于外缘部位承受更大的切削力和摩擦热,磨粒磨损速度更快,导致砂轮外缘逐渐凹陷,而中区域因磨损较少形成相对凸起。这种不均匀磨损在长期运行中会加剧砂轮凹心现象。
三、磨削力与热效应的耦合作用:
在双端面磨床磨削中,砂轮与工件端面持续接触产生大量摩擦热。高温区域集中在砂轮与工件接触的中间部位,导致局部金属组织退火软化,进一步加速该区域的磨损。同时,磨削压力使砂轮表面材料发生塑性变形,加剧凹心形成。
四、砂轮修整工艺缺陷:
若砂轮修整过程中未能有效补偿线速度差异,或修整工具与砂轮接触不均匀,会导致双端面磨床砂轮表面几何形状失准。例如,手动修整时因压力波动或修整器轨迹偏差,可能使砂轮端面出现局部凹陷,影响后续磨削精度。
五、工件与砂轮的接触模式影响:
双端面磨床磨削时,工件被夹持在上下砂轮之间,砂轮端面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力。若工件厚度不均或夹具定位偏差,会导致砂轮局部受力集中,加速特定区域的磨损,形成非对称性凹心。
相关标签: